“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绿色建筑必将围绕绿色建材的使用而全面展开,新型绿色建材的出现势必引发整个建筑工业的革命。”4月2日,第九届绿色建筑大会“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及室内环境优化论坛”上,中城科绿色建材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功表示。随着今年两会上绿色建材的热议,以及工信部正在加紧调研和制定《绿色建材推广目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及室内环境优化分论坛”上人头攒动,座无虚席。通过论坛传递出来的是,绿色建材不意味着高造价和高成本,而应该结合节能的需求,注重环保和健康,并始终遵循“适用+实用”的原则。
就消费者需求和绿色建筑客观要求而言,绿色建材无疑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也势必引起相关部门、科研院所及大型建材企业的高度重视。但问题是,在楼市宏观调控依旧从严、房企资金链吃紧的现实背景下,使用绿色建材必然会增加成本。因此,与会的多位房地产开发商明确表示,对绿色建材的使用和选择会慎之又慎。
显然,建材工业迎来“绿色革命”的同时,如何能够占领主流市场仍是待解难题。
建材工业“绿化”提速
来自工信部的消息称,前不久,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专门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天津(楼盘)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振兴水泥有限公司,就促进混凝土和水泥产品结构调整、加快绿色建材发展等开展现场调研。
调研组认为,发展绿色建材既有利于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又可推动建筑节能,并使住宅更加环保和安全延寿。在这样的统一认识和思想下,两部门决定:一是优先面向绿色建筑所需、量大面广的建材,加快研究制定其绿色认证标准和认证办法;二是逐步编制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引导绿色建材发展、支撑绿色建筑建设;三是形成生产与使用环节联动,加快修订不利于绿色产品推广的既有标准和规范,以先进标准规范激励绿色建材技术进步。
为此,工信部目前已全面启动制定绿色建材标准和认证办法,同时也正在展开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编制工作,两项工作分别预计在6月、9月底完成。与此同时,建材工业的“绿色命题”也已引起相关科研院所、大型建材企业的高度重视。
已建成现代化绿色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和化标准生产线的卓达集团在论坛上透露,卓达蓝岛新型材料公司近期在中城科绿色建材研究院的指导下,对工农业及建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接下来,还将整合*的专家团队,继续做好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建材研发和生产基地的规模,以推进国内绿色建材、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绿色建材市场瓶颈待解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材工业每年消耗原材料50亿吨,消耗煤炭2.3亿吨,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5.8%,废气排放量1.096亿立方米。水泥、石灰与传统墙体材料等排放一氧化碳约为6.6亿吨,占全国工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
“若继续按照之前粗放型的模式发展,建材工业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内我国将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显然,绿色建材将成为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建筑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李建功说。
尽管如此,当前,我国绿色建材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阻碍。例如,绿色建材行业亟须顶层设计,目前出台政策较少,有些还停留在倡导层面。另外,当前绿色建材还不是建材行业中的主流产品。绿色建材在实际运用中,其主要客户绝大多数为消费者,普通消费者不了解绿色建材的好处,过分担心绿色建材价格过高,等等。
会上,多位房地产开发商表示,他们并非不想采用新型绿色建材开发绿色建筑,国家也有相应的补贴标准,但在楼市宏观调控继续从紧的情况下,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是重要的。加上原材料价格及人力成本的普遍上涨,在使用绿色建材或者实施建筑绿色改造工程之前,都会首先做预算成本统计和回收期估计,之后才决定运用何种节能技术或绿色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