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住建部立下宏愿,到2015年年底,中国绿色建筑总面积将达到10亿平方米,成为*的绿色建筑大国。 何为绿色建筑?学术定义是,在全寿命周期内,能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建筑。 目标当然好,但对公众而言,还欠两个说法。其一,中国能否如期完成目标?其二,若时间有保障,质量可否不掺水? 参照系是美国。作为早提出绿色建筑概念的国家,美国目前仅有2亿多平方米绿色建筑,而实现这一数字所花费的时间是15年。 深入调研了我国绿建的速成之路,得出一项富有意味的数据:在已经认证的绿色建筑中,92%为设计标识,简言之,就是在图纸设计阶段所获得的专家认证。相比之下,另一类认证项目却鲜有开发商问津,即针对实际建成后的“绿色建筑”给出认证的“运营标识”。 “那个时候房子都卖出去了,也就不会再申请运营标识了。”一位知情者说。 这意味着,九成多的绿色建筑不过是“纸上谈兵”。而相比于我国的分类认证,通行规则实为分段认证设计阶段过审只能拿到“预认证”,要终获得认证还是要取决于施工审核。 有趣吧,规则一变,标准一变,速度与数量便跟着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