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倒逼绿色建筑热潮
所谓绿色建筑,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建筑能耗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以上。在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99%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领域。
而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委员会在2013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绿色建筑相比传统建筑,能源消耗减少60%,建筑材料使用减少一半,用水消耗量减少5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60%。
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坚决向污染宣战。显而易见,绿色建筑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主力军。因此,如何有效治理和预防我国建筑领域产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成为各地地方政府与地产商共同面对的任务。
绿色建筑在国内并非新兴事物,早在十几年前,国内不少房地产企业试水绿色建筑领域,他们引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建造了一批经典项目,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代表。
近十年中,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不少政策和规定。2006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颁布,绿色建筑开始在部分地区大面积推广;2013年年初,国务院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全国性的大规模绿色建筑行动开始;今年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通知,把绿色建筑行动引入保障房建设中。
中国正在掀起一股绿色建筑建设狂潮。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评出绿色建筑标示项目1446个,绿色建筑面积达到1.6亿平方米。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年初的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表示,中国的绿色建筑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2014年预计将新增绿色建筑1.7亿平方米。
事实上,绿色建筑的崛起已经成为化的趋势,将成为减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很多其他国家都在想办法绿化既有城市,中国却有机会从头打造全新的可持续城市环境。
在我国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城镇化建设中,绿色建筑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主要指标显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将由2012年的2%提高到2020年的50%。
为了实现绿色城镇化目标,国家鼓励新型城镇化建设使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尤其要加大推广LED灯、保温隔热材料、双玻中空密闭窗户、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