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小超声波测厚仪检测误差 一、被测工件表面过于粗糙,探头于接触面耦合效果差。接收反射波少或无法接收信号。 解决方法:对此种影响因素造成误差结果的在役设备,通过砂、磨、挫等方法对被测工件表面进行处理,降低粗糙度,也可以将氧化物及油漆层去掉,露出金属层,是探头和被测工件通过耦合剂达到很好的耦合效果。 二、被测工件曲率半径过小,特别是小径管测厚时,由于常用探头表面为平面,于曲面接触为点接触或线接触。声强透射率很低。 解决方法:选用小管径探头(6mm),可以比较的测量管道等曲面工件。 三、检测面于底面不平行,声波遇到底面形成散射,探头无法或很少接收到底波信号。 解决方法:调整探头角度使之与被测工件检测面平行。 四、铸件、奥氏体钢因组织不均匀或晶粒粗大,超声波在其中穿过时产生严重的散射衰减,被散射的超声波沿着复杂的传播路径,有可能造成回波湮灭,造成不显示。 解决方法:可选用频率较低的粗晶探头(2.5MHz) 五、探头接触面有磨损,造成显示不准确。 解决方法:可选用500#砂纸进行打磨,若仍不稳定就要考虑更换探头。 六、被测工件表面被腐蚀,导致读书不规则变化,甚至无读数。 解决方法:对被测工件表面视情况进行打磨处理,取接近值。 七、被测物体(如管道)内部有沉积物。 解决方法:了解情况,沉积物于被测物声阻抗相差不大时,显示值为壁厚加沉积物厚度。 八、材料内部存在缺陷(如夹杂、夹层现象) 解决方法:可选用超声波探伤仪进一步进行检测。 九、温度影响。 解决方法:选用高温探头(300~600摄氏度)切勿使用普通探头。 十、层叠材料、复合(非均质)材料。(目前无解决方法) 十一、耦合剂的影响 解决方法:选用合适的耦合剂,测量温度较高时,耦合剂应涂在探头上。 十二、声速选择错误 解决方法:测量前正确识别材料,选择合适声速。 十三、应力的影响 解决方法:分析考虑应力与传播方向的关系。 十四、金属表面氧化物或油漆层覆盖的影响。 解决方法:对表面氧化物或油漆层进行处理,是工件露出金属光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