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筑能耗关系节能减排成败
|
|
发布日期:[2015-06-15] 共阅[1120]次 |
“到205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以上。未来民用建筑能耗的巨大需求将会对中国的能源供应、资源环境形成巨大压力。因此,建筑节能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至关重要 在2013年年末,中国城镇化率为53.7%,未来仍将保持每年0.8%的增长趋势,中国新建建筑规模仍将持续大幅增加。若按“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建23亿~25亿平方米建筑推算,到2030年城镇民用建筑总量将达到600亿平方米,将带来巨大的能源和资源需求,并将加剧环境污染。 “未来民用建筑能耗的巨大需求将会对中国的能源供应、资源环境形成巨大压力,对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甚至可以说,关系到未来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成败。 关注农村建筑节能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2013 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3.7%,未来仍将保持每年0.8% 的增长趋势。2012 年末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商品能)达到7.5 亿吨标准煤,“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中国建筑能耗年均增长约5%,按照这一增加速度推算,到2030 年,中国建筑能耗总量将达11~12 亿吨标准煤。 “建筑能耗的持续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环境污染状况。特别是中国北方采暖地区,冬季采暖期燃煤量大、管理粗放,导致北方地区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明显。 “建筑能耗的特点是总量大,2012 年达到7.5 亿吨标煤,北方城镇供热领域是我们建筑节能领域里重要的领域,城镇采暖供热能耗占民用建筑能耗的30%。这个量占的还是很大的。而且这个领域采取节能措施能够得到很明显的节能效果。通过这些年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动,采暖能耗的节能效果还是非常显着的。 随着农村建筑用能的现代化、商品化、清洁化需求,为建筑节能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农村地区具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广阔空间。 “应该重视推动农村的建筑节能,现在农村用能实际增长也很快,从2009 年的1.27 亿吨标煤已经增长到2012 年的1.6 亿吨标煤,这个在农村用能煤炭还是占相当大比例的。农村建筑节能在煤控方面有很大潜力,应该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加强建筑节能工作,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的同时关注农村的建筑节能问题。 公开材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国农村每年新竣工房屋建筑面积超过10 亿平方米,按“十二五"期间每年农村新建建筑面积推算,到2030 年,中国农村民用建筑总量将达到220亿平方米。2012 年末,中国农村地区建筑能耗为1.6 亿吨标煤。此外,还有大量未纳入统计的的初级生物质能(薪柴、秸秆、沼气等)。目前,农村地区中大量劣质煤炭、初级生物质能被用于建筑终端消费,能效低、污染严重,不利于节能减排,因此农村建筑的用能结构、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建筑节能标准修订应5 年一次 “三十年来,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紧紧围绕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大型公建节能监管与改造、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推进等方面做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会专家分析,一是建筑用能总量控制目标缺失。总量控制目标缺失,导致在建筑节能的具体工作中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实现量化考核制度。二是建筑领域的节能量数据无法反映真实情况。三是节能工作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机制缺失,资金渠道单一。四是节能的管理与控制主要针对城镇新建建筑,尚未实现对建筑运行阶段能耗的有效监管,尚未将农村新建建筑纳入监管。 “我国自1986 年起共发布和修订了9 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中居住建筑7 部,公共建筑2 部。与发达国家比较而言,中国的建筑节能标准起步较晚,修订间隔长,修订次数少。 我国在节能标准方面起步比较晚,一般五到十年才修订一次。现在欧盟已经提出,在2020 年新的建筑都要实行近零能耗新的标准,我们国家也应该加快节能标准的提高。“近零能耗低能耗的示范,也要积极推进这方面工作。 专家认为,借鉴国外建筑节能标准发展趋势、考虑国内节能减排目标、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等因素,中国的建筑节能标准未来修订目标应为5 年一次,每次提升节能率5%,使新建居住建筑在2030 年前达到近零能耗标准。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计划,适当加快提高北方严寒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标准。 实施建筑能效计划 与会专家建议,为实施建筑领域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应合理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过去的30 年是中国的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时期,2012 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为52.57%,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数字上看,中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数量并不能代表质量。" 杨富强说。过去30 年全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需新增城市建设用地1004 平方米,新增能耗6000 万吨标煤,新增城市用水17 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下降0.0073。这种粗放式、低效率的城乡建设模式,城镇化发展模式,使中国城镇化进程成为资源环境极度消耗的过程,如果未来得不到根本转变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许多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应以此为契机引导城镇化发展向低碳、绿色转型,从城镇的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入手,控制民用建筑总量增长速度。" 专家建议,按照差别化原则,结合气候区和区域经济、能源、资源特点,分区控制建筑能源消费总量。在能源资源较丰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以提高能效、技术先进、满足舒适度为前提,合理确定建筑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地区,以低能耗、技术先进、满足舒适度为前提,严格控制建筑能源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推动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的方式消化建筑能耗需求的增长。 此外,完善各类建筑物的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能效*"建筑,鼓励建筑物业主采用先进技术、管理手段等进行节能运行和节能改造。实施建筑领域能效“"制度(能耗*建筑),对建筑物能耗达到更高标准的业主给予补贴、奖励,促使建筑能效达到先进水平。对新建建筑以节能标准为依据、绿色建筑标准为参照,各类建筑电气产品能效标准为补充,开展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能效标识制度。对既有建筑以运行环境为依据,建筑物实际能耗为考核,实施既有建筑的建筑能效制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