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绿色建筑示范区助力我国城市绿色发展
|
|
发布日期:[2012-11-05] 共阅[1318]次 |
*绿色建筑示范区原则上一个省份只批一家,也让示范区的晋级之路变得坎坷;其次,*示范区是一块含金量*的“金字招牌”,审批极为严格;三是要求高。示范项目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其评价的体系复杂,项目繁多。 绿色建筑示范区内的建筑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绿色建筑示范区评价标准 1、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节能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4、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5、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6、可再循环利用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7、 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绿色建筑标准。 8、 绿色建筑建设应选用质量合格并符合使用要求的材料和产品,严禁使用国家或地方管理部门禁止、限制和淘汰的材料和产品。 9、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0: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11、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12、绿化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13、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14、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北京市绿色建筑示范区落户房山 10月26日,北京市绿色建筑示范区奠基仪式在房山区项目现场隆重举行。该示范区不仅由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房山区政府与万科共同合作建设,而且是中英两国在可持续发展城市领域的合作*。 据悉,北京市绿色建筑示范区集绿色公园、研发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于一体,全部建成后将成为面向公众开放的绿色建筑主题公园。示范区规划与建设采用的绿色环保理念,邀请化研发团队和*企业共同参与开发,以期建设成为具有水平的研发示范基地、公共教育场所、行业交流平台、产业孵化中心。目前,绿色建筑示范区已经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实验性单体建筑游客中心、未来建筑实验楼、万科工业化实验楼,也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 相关检测设备:硬度计/里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硬度计价格/水紫外辐照试验箱/门窗三性检测设备 : :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