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GB/T50621—2010中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的实测值第8.4.1条进行讨论,以便使所测得的数据正确,确保建筑结构安全。
关键词:标准、检测、数据。
1、标准对检测依据的规定:
第8.4.1条“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的实测值宜在0.9Tc~1.1Tc范围内”。符号说明中Tc为施工终拧扭矩值。使用的检测方法是“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时,先在螺栓端头和螺母相对应位置画线,然后将螺母拧松60°,再用扭矩扳手重新拧紧60°~62°,此时的扭矩值应作为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的实测值”。这一规定和检测操作方法与《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GB50205—2001附录C“高强度螺栓连接付施工扭矩检验”中的扭矩法检验一致。
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JGJ82—2011的规定:
第6.4.13条规定施工扭矩计算式为
Tc=KPcd
式中Pc为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
第6.5.1条—3)“检查时先在螺栓端面和螺母上画一直线,然后将螺母拧松60°;再用扭矩扳手重新拧紧,使两线重合,测得此时的扭矩应在0.9Tch~1.1Tch范围内。”Tch的计算式为
Tch=KPd
式中P为高强螺栓预拉力设计值。
从表6.4.13和表3.2.5可以看出:一个高强螺栓施工预拉力值Pc是预拉力设计值P的1.1倍。从符号说明中Tch为检查扭矩。
3、问题的提出:
建筑钢结构在使用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完成后,应按规定在1h后、24h之前完成终拧扭矩的检测。标准、规范与规程在高强度螺栓终拧值的检测方法上是一致的,但标准、规范检测的终拧扭值是施工扭矩,而规程检测的终拧扭矩值是设计扭矩。那么,检测终拧扭矩究竟是施工终拧扭矩,还是设计扭矩,是在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成进行验收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4、结语:
1)从以上对标准、规范与规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它们使用的检测方法一致,而关键的检测依据*不同。
检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只有一个标准,它必须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为依据。该标准第3.0.3条—2以强制性条文对验收做了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要求。”所以对高强螺栓终拧扭矩值合格的判定应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作为*的标准。
2)从钢材本身具有的蠕变、松弛性能来说,施工时将设计扭矩增加10%作为施工操作扭矩,终拧完成后,经过24h的变化,增加的10%值将损失(7~8)%。如果施工加力十分准确,由于损失,检测时施工终拧扭矩基本已不复存在,在1h后、24h之前的检测值十分接近设计扭矩值。所以施工时将设计扭矩增加10%作为施工操作的终拧扭矩只能认为是施工为了达到设计要求而采取的措施。
3)当施工操作控制不准时,就有可能让施工终拧扭矩值发生规范允许的Pc超拧10%的情况,就会造成比设计扭矩超拧20%的情况发生,因而给结构安全埋下隐患。
4)结论:
综合以上所述,高强螺栓终拧扭矩检测,应按《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进行,以此所得数据来判定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